幣圈一級市場會被收割嗎 幣圈一級市場會被割韭菜嗎
文章出自:閃電下載站 編輯時間:2025-03-14 10:29:57
不管是啥金融行業,咱們投資者都想找到源頭,好拿到最多的利潤,幣圈市場當然也不例外啦,這個源頭就是一級市場。好多人會被利益迷了眼,腦子一熱就不管不顧了。不過也有人呢,在利益跟前兒能想到一些后果。特別是在參與一級市場的時候,因為一級市場的額度有它的特殊性,所以投資者就擔心在幣圈一級市場會被割韭菜,以下是分析:

一、市場結構與流動性風險
高估值與流動性不足
當前一級市場普遍存在高FDV(完全稀釋估值)問題,新幣上市后需要龐大資金維持價格,但二級市場資金嚴重不足,導致接盤困難。例如,2023年新幣的FDV已接近前一年總和,而流動性缺口高達800億美元。
許多項目上線后因資金不足直接破發,散戶成為高價接盤者。
一二級市場倒掛現象
部分項目在一級市場的估值已高于二級市場,資本通過炒作推高私募輪價格,散戶在公募輪入場時成本已被抬高數十倍,上線后價格暴跌成為常態。例如,XMAX項目登陸交易所后暴跌99%。
二、項目方與機構的收割手段
信息不對稱與跑路風險
一級市場項目信息披露不透明,散戶依賴中介或社區獲取資源,但中介跑路風險極高。部分項目方甚至虛構白皮書,通過虛假宣傳吸引投資后直接套現離場,導致代幣歸零。
聯合收割機制
交易所、KOL、社群和項目方形成利益鏈,通過“打新接盤”“機構背書”“媒體造勢”等組合拳誘導散戶進場,最終集中拋售完成收割。典型案例包括2023年的Pepe、Ordinal等土狗項目,散戶虧損普遍超過50%。
三、散戶的弱勢地位
資源與門檻限制
一級市場早期私募輪通常需要大資金或機構渠道,散戶難以參與低成本階段;而公募輪入場時價格已被推高,利潤空間有限。例如,TIA、ACE等成功案例的早期參與者多為機構,散戶后期入場后收益大幅縮水。
流動性陷阱與退出困難
即使代幣上線交易所,項目方可能僅提供少量流動性,導致散戶無法及時拋售。部分項目甚至在DEX上直接“軟跑路”,流動性池迅速枯竭。
結論:
幣圈的一級市場,本質上就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博弈地兒。那些機構和項目方呢,靠著信息差、操縱流動性還有聯合收割那一套,占了優勢。散戶特別容易被當成收割的對象。雖說也有少數成功的例子,但是普通投資者得好好認清這里面的風險,根據自己的資源情況小心謹慎地去參與。
相關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