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幣1開頭和3開頭地址區別有哪些
文章出自:閃電下載站 編輯時間:2025-03-18 14:45:54
比特幣地址就是一個標識符,它是由26到35個字母數字字符組成的,而且是以數字1或者3開頭的。這個地址就代表著比特幣支付可能會去的地方。那以1開頭的比特幣地址和以3開頭的有啥區別呢?主要是在地址類型、功能特性和使用場景上有差別,具體的我給大家分析分析。

一、地址類型與腳本差異
1開頭的地址(傳統地址/Legacy Address)
采用 P2PKH(Pay-to-Pubkey Hash) 腳本,是最原始的比特幣地址類型,例如中本聰的創世地址 1A1zP1eP5QGefi2DMPTfTL5SLmv7DivfNa。
功能:僅需單個私鑰簽名即可完成轉賬,屬于單簽地址。
兼容性:自比特幣誕生起被所有節點支持,可向其他類型地址(如3開頭、bc1開頭)發送比特幣。
3開頭的地址(P2SH地址)
采用 P2SH(Pay-to-Script-Hash) 腳本,2012年通過BIP-16提案引入。
功能:
多簽地址(Multisig) :需多個私鑰聯合簽名(如2/3模式)才能動用資金,提升安全性。
隔離見證兼容地址(Nested SegWit) :兼容舊節點的隔離見證實現,通過將簽名數據分離減少交易字節數,從而降低手續費。
特點:地址結構支持復雜腳本,用戶無需區分具體用途(多簽或隔離見證),僅需知道其廣泛兼容性。
二、手續費差異
傳統地址(1開頭) :交易數據包含完整簽名信息,占用較多區塊空間,手續費較高。
隔離見證兼容地址(3開頭) :簽名數據被分離(SegWit技術),交易字節數減少約25%,手續費顯著低于傳統地址。例如,從1開頭地址轉賬可能需支付0.0005 BTC手續費,而3開頭地址僅需約0.0003 BTC。
相關新聞: